一、操作牌背景
工厂在实施停机检修作业时,普遍采用的是操作牌管理流程,需要检修人员往返于主控室、高压室等场所,通过持检修作业票办理操作牌(操作票),持操作牌办理电源牌后作业,作业后按归还电源牌、操作牌顺序返牌,办理该流程存在时间长、效率低、有误操作风险等问题。
二. 智能安全电子操作牌管理系统
智能安全电子操作牌管理系统是将操作牌电子化、信息化,取代了现有实体操作牌的去还流程,让检修人员可以在网络终端设备提出作业申请,提交给主控室的人员审核,将停送电任务推送给电工,并在系统中核对确认停送电结果,将申请和审批的流程和数据保存在系统内,具有可追溯性。
智能安全电子操作牌管理系统满足集控模式下检修作业操作牌流程的需要,可实现减少人力资源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对设备检修状态的有效监控的目的。
系统主要由现场远程申请端、主控审核端、电工操作端及数据中心四部分构成。现场远程申请端分布在各个作业区,配置智能终端机用于检修人员在现场申请电子操作牌;主控审核端处理审核远程终端提交的任务信息;如果检修任务需要停送电,则电工在电工操作端可查看确认停送电任务;数据中心配置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用于存储、管理后台系统。
三. 系统功能
1. 智能终端机: 具备触屏、打印、IC卡识别、语音通话、人脸识别等功能的智能一体机。检修人员可在智能终端机上登录、取牌、还牌、查询等操作。终端机与服务器联网,检修人员提交的取、还牌申请,由系统推送给主控室进行审批。
2. 大屏显示:替代传统操作牌挂板,更加数据化、智能化、人性化。
操作牌状态显示:操作牌状态按照检修申请、主控审批、电工停送电确认分为已取待审、停电待确认、待还牌、已坏待审、送电待确认、已完成。
操作任务显示:检修人员姓名、工号、所属单位,审核人姓名,电工姓名,取、还牌时间、主控审批时间、停送电时间,同时取牌人数,作业类型,预计作业时间等。
运维数据显示:检修任务数据月度统计、检修时长统计、设备区域检修次数统计等,可根据需求做定制化数据分析。
3. 系统功能
3.设备库、配电库建模:将厂区内所有设备、配电柜在系统内建模组网,并相互关联,确保申请检修的设备和对应停送电开关在系统内匹配。
4.停送电智能管理:系统根据检修人员选取的设备,自动匹配对应的停送电配电柜信息,电工根据手持的智能移动终端PDA上推送的停送电信息,找到对应的开关,扫描开关上的二维码,系统比对扫描结果与当前任务,一致表示停送电开关正确;不一致,则提示当前扫描开关不匹配,需要核实。停送电智能管理作为电工停送电作业的辅助工具,能避免电工误操作而带来的触电事故发生。
5.人员信息建库:检修人员、审批人员、电工分别建立人员数据库,并授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检修人员具有取、还牌申请权限,审批人员具有审核权限,电工具有停送电确认权限;
6.操作牌交接:当检修人员需要交班时,可以在智能终端机上进行操作牌交接。
7.多人取牌:当多个检修人员作业时,系统可自动识别并显示多人同时取牌,程序设定必须所有申请人员都已还牌,才会将送电任务推送给电工。
8.设备带电显示:检修人员可实时查询当前设备是否带电。
9.后台智能管理:采用B/S架构,方便数据库管理、系统升级,提供接口,接入现有的管理系统。提供云服务,远程运维。
四. 系统优势
1.保留传统操作牌管理流程,操作牌电子化管理,减少了传统纸质票据申请需要往来各个区域,大大了提高了效率。
2.省去人工登记记录,信息化管理,自动生成报表,无纸化办公,提高效率。
3.通过设备硬件对停送电作业进行复核,避免了由于沟通或者纸质传递过程中的失误、丢失而导致的停送电事故的发生。
4.解决多人取牌情况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检修人员多、设备多、时间长等情况。
5.智能终端机采用刷卡 + 触摸屏选择,操作简单方便。
6.操作牌挂板采用大屏显示功能,增加检修过程可视化跟踪。
7.物联网技术将人、机、牌接入系统,通过智能操作终端、手持扫描终端等智能设备,对操作流程进行管理。